如果老闆帶頭早點下班,會是怎樣的一間新創公司?
許多的新創,求新求變之餘,還求快——快速的發展,快速的盈利,彷彿遲了一秒鐘,就會被競爭者超越。
已成立6~7年的PULO,是一間房屋裝潢的媒合平台,由一群「戀家人士」努力經營著。
其中共同創辦人之一的Kiami,跟我分享了許多他們的經營理念與經歷過的故事,希望能給你們帶來一些知識與啟發。
【客戶至上?互相尊重才能創造好的循環,走得更長遠】
這間公司的創辦人,創業至今每天都準時下班,回家陪伴家人。
而對員工呢?
不同於許多公司的彈性上下班時間,老闆給予員工每天可以自由調配1個小時,只要在其他天晚上或週末將時數補上即可。
也因此他們的客服會即時回覆的時間,從剛創辦的時候便設定為10~17點。
談到這個我特別想分享一下。
有些人動不動就會碎念自己的老闆是「慣老闆」,但是有沒有想過,當我們作為消費者的時候,我們的要求,其實也跟這些老闆相去不遠?
例如,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追求的「便宜又大碗」,真的存在嗎?它的存在是由誰的付出所堆積的?是否是整體社會所追求的價值觀,而導致的惡性循環呢?
我很欣賞PULO的一點,在於他們並非「消費者至上」不只在意消費者的需求,更在意員工的需求,希望創造一個平台與客戶互相尊重的狀態。
同樣的,他們平台上對於廠商的審核標準是「和善、分享、朋友」,具備相同理念、會把消費者當朋友的廠商,才能夠加入他們的平台。
這才是一個良善的循環。
【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,從社會、買賣雙方之間,延燒到夫妻之間】
原來不只辦婚禮、生子是離婚導火線,裝潢房子也是?
Kiami說,他們的客服曾多次需要介入夫妻雙方的爭執。
夫妻兩人對一個所謂「理想的家」,期待的樣子不盡相同...加上越來越高的房價,許多人梭哈了存款才湊的到頭期,裝潢的預算越來越少,也讓裝潢上的爭執變得容易發生。
從PULO剛創立到現在的這7年,消費者與師傅之間的不信任感越來越重...
除了因為台灣裝潢資訊的不透明、裝潢相關的負面新聞(如裝潢蟑螂)之外,網路的發達會讓人想效法網紅或是網友分享的做法,但適合你家的作法並不一定適合我家,或者A廠商擅長的工法,B廠商並不會知道。
再加上,不是每一位廠商都具備專業施工監工和良好的溝通能力,這都是造成雙方不信任的原因之一。
買房是一件大事,牽涉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決定。
PULO觀察到許多夫妻,因為邊上班邊處理裝潢變得很焦躁。而如果裝潢師傅到現場,卻還沒有下決定,沒辦法施工的師傅會離開,這時候便會產生裝潢的糾紛,最終也可能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。
因此建議夫妻雙方不論再忙,都需要有充分的時間溝通,找出在預算、風格等重大決策上的共識。
【買房千萬不要精挑細選後,在裝潢上功虧一簣】
買房子的過程中,考量了地點、格局、實際使用空間...終於塵埃落定後,進入到裝潢階段,在有限的預算以及網購的盛行下,許多會在不同的網路平台採購大大小小的傢俱或家電。
雖然PULO並不牽涉傢俱或家電的買賣,但許多客戶會請教相關問題。
PULO會提醒,這些網購品很可能是未通過台灣相關法規,造成可能有消防上的疑慮,甚至甲醛問題。
加上台灣氣候關係,最後家具要不就是有蟲害,要不就有甲醛,畢竟如果要又沒蟲害又沒甲醛,可能會是3倍價格。
/
我個人本來就比較偏好買實際體驗過的東西,何況是這種比較大型的傢俱家電,所以我完全不會考慮從平台購買。
記得當初我買房子的時候,有個買房經驗比較多的朋友,建議我寧願把錢花在買傢俱跟家電這些可以帶走的東西,而不是屆時轉手時帶不走的華麗裝潢。
個人覺得萬分受用,也分享給你們。
當初我買房的時候,不論是裝潢的統包師傅,或是家具店,其實都是找比較熟識的朋友或是朋友推薦。
但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相關資源,或者有的人反而不喜歡跟朋友有生意上往來,那麼這種時候,PULO就真的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平台。
一間尊重自己的生活,也尊重員工的公司,我相信也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夥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