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在上教練課時,知道了這個工具,在課堂上體驗了之後,
回頭想想,其實過去幾年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字,包含在臉書粉專,或以前私人臉書 ...
甚至更久以前在國高中時,當時每天回家都有回家作業,大部分時候是日記,有時候會是有主題的作文。
我才發現,這些其實都是我的自由書寫...
週末跟孩子去了六福村玩,他喜歡玩的旋轉木馬,我們甚至玩了 5 次,在這個過程中,我去感覺自己的內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——『 原來快樂並不只存在體驗新的刺激 』
上周五晚上,我心情愉悅的打開兒子的聯絡簿,想看看老師有沒有分享兒子學校的趣事,結果竟然提到我兒子「發展檢核疑似部分未達標」
我幫小孩買書或是玩具,我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,就是我會問自己「我會不會想跟他一起看、一起玩?」
最近因緣際會之下,我看了蒙特梭利專家-羅寶鴻老師的書,而且一下就買了兩本,也很快的看完了。
裡面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觀念,我覺得其實工作上也是適用的,那就是先同理,再處理。
偶然地看到一篇文章,在討論太聰明導致的聰明病。畢業於台大,加上擔任獵頭3年多的時間,我看過很多聰明人,但卻發現,最後能獲得所謂功成名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