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為什麼我們花了很多時間,在找好的學校、提供好的東西給孩子,
卻忘了最重要的,其實只是對孩子好好說話?
/
前幾天的晚上,我聽著錄音、整理著一份訪問稿,
受訪者現在是家庭主婦、以前是國中老師,
然後其中討論到的一個問題,讓我當天幾乎徹夜難眠。
我們問道「你在育兒過程中,用到哪一項工作技能?」
/
她是這麼回答的
「我覺得或許不是特定的能力,但是有了10年多教學經驗、對教育現場的觀察,
讓我對小孩的家庭教育非常在意,我不希望小孩成為被教育現場排擠的那一群」
我追問「你說的排擠是指?」
她說
「有些孩子,可能聽不懂老師說的『比較有文化性』的話、甚至看不懂課本上的內容,
然後變得不受老師、同學歡迎,本來就融入感比較低。
而這些孩子,因為平常較少受約束跟管教,
甚至在被老師處罰後,會反彈更大、更叛逆!
最後惡性循環,慢慢的他們就會感受到疏離感、邊緣化,
導致該學生的心思也不放在課堂上,最後被排擠在教學體系之外。」
「你知道嗎?
所有的國中學生裡面,為什麼有些學生是被學校體制排擠在外的?
因為他們講話就是『你就垃圾、你就王八蛋、你就白痴』,
問他為什麼這樣講話,他會告訴你『這又沒什麼』,
可是我知道,這樣的孩子是會被老師排擠的,
最後被排擠到教學現場以外的地方。」
「身旁的人也有會用『小氣鬼』、『你不吃飯你就不准吃!』這樣的字眼,
或是用有點上對下的態度,對小孩說話。
我作為老師的直覺,會很快阻止這樣的語言。」
/
雖然,我不至於對小孩講出這些不好的話,但確實有的時候,理智斷線的時候,我會對他大吼大叫,也會對他「不平等」的對待。
所以,我那天晚上反覆聽了這段對話好多遍,
想著自己為什麼這樣對一個,行為能力明顯就不夠控制自己的孩子...這樣的態度跟言語。
現在我打著這些文字,我眼眶甚至濕潤了起來,因為我很自責。
明明,我不求我的孩子未來多功成名就,
我就只希望他不要走偏,能夠做個快樂且對得起自己、對得起社會的人啊...
/
有時候,對於孩子的教育有一些堅持的時候,
旁邊的人也會跟你說『哎呀,我們小時候不也都這樣長大的嗎?』
確實,我們被打著罵著放養著,一樣長大到了現在,但大人捫心自問,
「小時候的自己,真的快樂嗎?那些回憶,對我們來說,有正面幫助嗎?」
如果沒有,為什麼要讓這件事情,代代相傳呢?
提醒你們,也提醒我自己,最簡單最簡單的事情就是,「平等的對待你的孩子」。
如果你不會希望這樣被對待,你不會這樣對一個大人講話,就不要這樣對待他。
如果你有非常多不好的口頭禪或習慣,我們一起,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,慢慢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