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諮商心理師】海蒂

海蒂是一位心理師,同時也經營著臉書粉專「海蒂的療癒3次方 Heidi's Therapy³」
目前有逼近 2 萬人追蹤,常於臉書分享阿德勒心理學、日劇以及母親身份的日常,自我介紹時常稱自己是「重度阿德勒與日劇成癮者」。

擁有17 年心理諮商工作,2002 年至美國就讀研究所,2006 年回台取得執照並開始執業,初期從大專院校輔導開始,慢慢轉移至中小學的場域。

大部分的心理師駐點在學校、社區或醫院,是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,這也是她原本的工作樣態,而在生完老大後她放棄自己的鐵飯碗,現在的她是兼職心理師,更像是鐘點藝人,或者該說行動心理師,一天切成 3 ~ 4 個以上的時段,她的一天不是在家就是在搭車的路上,同時經營粉專的她,文章都是在通勤的路上完成的。

一起來看看她在育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吧~

填寫日期:2022/02

1. 可以按照時間,描述一下你以及你的小孩,一整天的生活嗎?

因為工作型態是兼職、地點又都不一定,

大體來說起床的時間會搭配小孩的時間,小孩出去後才開始排第一個工作


通常是 6 點多起床,最早可能會有 7:30 的工作,因為小學的早自習輔導是 7:30 開始,不過這個頂多每週一次。

8 ~ 9 點左右開始工作,工作之間的空擋如果有 2 ~ 3 個小時,我會在便利商店或咖啡店拿出筆電來寫作、處理工作。

16:00 ~ 17:00 大部分的工作可以結束,但有時候會有晚上的講座或是自費個案,這種時候會事先讓先生知道。如果沒有晚上的工作,大概就是回家處理小孩、繼續趕稿


睡覺時間我自己大部分是凌晨 1 ~ 2 點睡,早一點則是晚上 12 點左右。

小孩子的部分,國小一年級是 20:00 就睡了,現在哥哥國中大概 22:00 ~ 22:30,

妹妹 5 年級後課業比較繁瑣,所以現在大概 21:00 準備睡,但 23:00 多才睡著。

2. 有小孩前跟有小孩後,你的【生活起居】【思維邏輯】【個性】,分別有什麼差異?

我生小孩前跟生小孩後是兩個人格,

以前很散,覺得「能躺著就不要坐,能坐就不要站,能走就不要跑。人生就是越舒服越好」

就是小姐,週末睡到飽。


生小孩後,就是凡事以小孩為主,總是為孩子多想很多。當媽媽之後,可能是想把媽媽以前提供給自己的「正面」的部分,也給自己的小朋友。

變成一個高度積極跟時間規劃非常掌控的人,以前桌子上很雜亂,但現在每件事情都要做得好好的,地上一點底髒亂都受不了。

海蒂獨照
3. 可以分享你育兒時期遇過最印象深刻的事情嗎?

大概是兒子出生第二天就因為黃疸過高被抓去照光這件事吧。

因為醫生講得超可怕,我嚇死了,狂哭。

搞到像是產後憂鬱,結果現在回想起來,真的沒什麼!

/

還有兒子三歲多得了諾羅,當時不知道,只是半夜狂吐(噴射狀)

白天趕快帶去給醫生看,結果平常的小兒科那天不在,一個老醫師代看

沒想到那個醫生竟然說:應該只是喝奶喝太多了。

後來孩子病情變嚴重,確定是諾羅時,我超生氣的,覺得醫生根本是庸醫。(故事的後面,我跟先生都被兒子傳染了,然後怕未滿一個月的女兒被傳染,趕快抱去給我婆婆照顧)

4. 你的孩子最常被稱讚的是什麼?/ 你最喜歡你小孩的什麼?(生理、心理、行為)

兒子小時候心思很細膩,很體貼,半夜還會幫我蓋棉被。

然後好幾次跟妹妹吵架,還是自願分糖果給她。我跟家人都很意外。


女兒就是個大力士,以前貼的防撞貼條,怎麼貼怎麼被他扯掉,後來只好用強力黏膠,結果現在她十一歲了,那個貼條還斯不下來。房間有夠醜。

女兒做事表達清楚,開心就開心,生氣就生氣,愛恨分明,從小我們就覺得,他是直來直往的孩子。


他們兩個共同的優點,大概就是自己會把自己照顧好吧。生活起居,都是自理。當然還是有細節會需要叮囑,但我從不用真的擔心他們。


他們自己需要什麼,就會自己提出來,我再看怎麼幫助他們而已。

兩個孩子都愛閱讀,是我挺驕傲的。


5. 承上,你認為這跟你採取的養育方法有關嗎?有的話,是什麼方法?

應該多少有一點,讓他們自己為自己負責,然後不過度追究課業表現。

我不當直升機媽媽,所以不會坐在他們旁邊看他寫作業。可能就不讓他們壓力很高吧。

當然缺點是,兒子對學習就是「及格就好」,反正媽媽不逼,他也不想用力,明明有能力更好,但他無所謂。

女兒就是過度努力,會自己去網路上找考古題一直寫,搞到時間不夠用。

某種程度算是「放養」?但不是「放任」也不是「不理」。


關於愛閱讀,一方面我會讓他們「購書」沒預算。(玩具就不是這樣了)

如果要出門,出門前會提醒他們各自帶各自想讀的書,因為如果無聊我不負責(也不會給手機)

自然養成閱讀的習慣。(學齡前共讀這是以前有在做的就是)

6. 你在育兒中覺得運用到自己哪一項工作能力?運用到自己哪一種特質?

心裡師的工作大概就是同理、傾聽,陪伴。

當然在工作上,會比較專業的去做到,對自己的孩子多少還是會有「媽媽的樣子」,但我猜我做得比部分媽媽還多?

我也算比較在乎他們的情緒、人格養成,待人處事吧。所以生活裡很常刻意聆聽們這塊。


會刻意請孩子教我事情,刻意讓孩子有貢獻感,大概也是我從工作理學來而運用的。

另外,因為工作上看過太多父母教養不一緻,造成孩子難適應,所以我會努力避免這塊,跟先生就算再不開心,也不會扯他後腿。

海蒂老師先生跟兒子背影
7. 有沒有第二胎之後,覺得其實沒必要的堅持?

太多了!比如說,不用堅持 4 歲在上幼兒園!

從前看過很多「專家建議」,說要為跟孩子的精緻陪伴與發展,加上讓孩子身體健康一點,可以不要太早送去幼兒園。我也堅持這樣做,直到 4 歲才送去。

但去幼兒園以前,其實孩子常常在家裡喊:無聊,而且那時候我也要帶妹妹,能夠好好陪伴他的時間真的有限,根本是分身乏術。

我忽略了,我們家老大是「求知慾」很高的小孩,讓他早一點去幼兒園,並不會引響他的發展,說不定讓他更快可以融入學習。

如果我當時只有一個小孩,那麼晚一點送他去上學,我可以好好帶他,當然可能是更好的。但問題是,現實就是『我當時還有妹妹要照顧』,這是我呼略了的現實考量。

當時我堅持 4 歲才送,現在回想起來,比較像是我為了我個人的需求而做的決定,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氣質和個體性。

如果有現在有人問我,到底幾歲送小孩去上學好?我會說,請觀察你的孩子本身的狀態,還有自己家裡的現實考量,而不是聽專家説就好。(所以我家妹妹,小班就送去上學了!)


應該要依照孩子的學習胃口,而不是堅持專家說怎樣最好!


8. 那你怎麼處理你跟小孩的衝突?可以舉例嗎?

狀況好,當然是聆聽,擁抱,陪伴,該道歉就道歉。

狀況不好,也是會有怒吼生氣。

但發完脾氣,往往會冷靜跟他們談我為何生氣,他們說說他的想法。

然後,該道歉也是會道歉啦~(也接納他們不接受我道歉)

9. 可以分享一兩個你小孩說過好笑的話,或是做過的趣事嗎?

回想起來,有趣的事還滿多的,一個小趣事,我站在電梯前,對著 2 ~ 3 歲兒子用英文說可以幫我按電梯鈕嗎?「Can you press the button for me?」結果看他很錯愕的,掀起衣服,指著肚皮說:這個嗎?

我整個大笑!(他可能以為我説belly button)


10. 對於即將/期待成為爸爸媽媽的人,你有什麼特別想分享的嗎?

生小孩要有覺悟,這是一條不歸路!

但是,生了後就不要懷疑,因為這是一條讓自己整合成更好的道路。

照顧孩子一定會「失去自己」的!但這個失去,是換來更多完整的自己。

這跟生命其他決定ㄧ樣,所有選擇都是承擔後果。

如果可以重來,我依然會在一樣的年歲生小孩,不會更早(但也不要太晚!體力真的不行!)

唯一會有改變的,那就是 —— 婚前多存點錢吧!😂

海蒂先生與孩子們背影




【延伸閱讀】
覺得這位媽媽有點像你嗎?
你可能具有「積極」及「體諒」特質,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擁有這些優勢
想更了解她嗎?來逛逛她的臉書粉專「海蒂的療癒3次方 Heidi's Therapy³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