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胚胎師】Ling
研究所畢業就擔任胚胎師8年,之前在大型醫院生殖中心,近期轉職至診所,目前育有2個孩子(哥哥 2歲多,妹妹1歲)。
哥哥因為是早產,因此體重偏低,所以都在努力追體重,和注意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。
妹妹出生時,新生兒篩檢沒有過,當周要抽血等複驗,當時很煎熬,還好後來檢查沒事。
白天孩子由公婆家人一起照顧,自己則是生完哥哥除了產假外,多請了2個禮拜後,便回職場上班。
訪談日期:2021/08/30
6:30 就被小孩吵醒,出門前將小孩交給家人,有時因為小孩起床哭鬧為了安撫他們都得到壓線了。
7:20 出門。到醫院後才變身成胚胎師,醫院的工作主要是觀察培養胚胎,每天的工作量及時間不是很固定,大約都得到17點後下班。
18:15 回到家,此時小孩大概準備吃飯了,我會盡量陪小孩吃飯
19:00 左右吃完晚飯,幫他們洗澡,陪他們玩一下水
20:30 洗完澡
20:30 後就是陪玩的時間了
但有時媽媽還是會偷偷滑手機放鬆一下,最近的陪玩主要是玩車及看故事書,因為被醫生嫌棄親子共讀的時間太少了。
21:30 進房間,碰跳,趴在我身上騎木馬遊戲(我滑一下手機)。
22:00 去刷牙,妹妹大概15分鐘內睡覺,哥哥自己胡言亂語...
22:45左右哥哥睡著,我有時候比小孩更早睡著。

生小孩後生理時鐘變得配合小孩,早睡早起,生活更正常,但和老公相處講話時間變少。
個性似乎變得比較謹慎,膽子變小,同時也更包容及有耐心,願意體諒他人。
1)剛回職場一個多星期,哥哥當時4個月大時,尿道感染住院,有發燒和血尿的狀況,我陪著他住了一星期的醫院...
2) 孩子跌倒,阿公阿嬤幫他打地板,結果孩子再之後跌下椅子後打了椅子。
活潑好動,最喜歡他吃得好、睡得飽、會大便,討抱的時候最可愛。

我們家不太限制孩子探索的行為,
東西燙也小心的讓他摸摸看,讓他用體驗的方式學習。
我婆婆甚至會讓哥哥在牆壁上畫畫
(在我們家裡會給他紙,讓他畫在紙上。但婆婆沒有給他紙,所以直接畫牆壁)
哥哥喜歡畫畫,但通常不持久。
我覺得,有使用到我的醫學照護常識,因此比較不會過度緊張,例如:小朋友生病先多喝水,不用馬上給退燒藥,洗溫水澡睡覺就可以。
會比較相信醫生建議「不需要那麼多藥物」的醫囑(除抗生素外)。
小朋友其實很多藥物是症狀治療,除非小朋友非常不舒服,其實不太需要藥物。
還有對無菌的觀念,例如:護理清潔、小朋友換尿布的頻率、怎麼清理耳朶...等等。
餵母奶,第一胎沒有很堅持,第二胎就更不堅持,第一胎餵2個多月母奶,第二胎餵1個多月,但兩胎都是和配方奶混餵,幸好雙方的媽媽都沒有堅持要餵母奶。
最近會讓他罰站冷靜,他會乖乖自己去罰站,但都嬉皮笑臉的,不知有沒有用。
若是我們比較在意的地方,就沒有妥協的空間,會強行抱走放旁邊,先讓孩子自己冷靜一下,等他哭鬧不那麼激烈,再抱一下。
早上叔叔關門時夾到我兒子,他當天晚上睡前跟我說:受傷、門、叔叔
後來過好幾天,他睡前也都還會講(媽媽心想:原來是記恨了啊!)
他只要受傷,睡前都會要人呼呼和擦藥(裝可憐,找藉口不睡覺)
小孩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但不是生活的全部,把自己過得開心,才能更愛孩子。
之前有工作很累的時候,回家面對小孩的耐心因此下降,而且是當你駡完小孩後才驚覺自己怎麼這麼沒耐心,對小孩這麼凶。
建議想要或快要當爸媽的人,可以把工作調整到不會影響家庭的程度,再來生小孩。並且要想好後援在哪,不要什麼都自己來,除了家人外,白天的保母或學校其實也算後援。
而且,有小孩後,也要試著讓自己偶爾輕鬆一下。
我以前都覺得儘量不要麻煩別人,但有時因為工作太累,體力不允許,導致自己耐心不足、容易發脾氣。
所以後來儘量不要讓自己這麼忙,先把其中一個小孩處理好再處理另一個,這樣比較不會發脾氣。
例如:幫妹妹洗澡時,會先把弟弟放到隔壁公婆家,請他們陪玩一下(公婆家有狗跟叔叔可陪玩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