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日文系畢業後,第一份工作在美妝業做 4 年,包含3 年經營企劃以及1年的行銷。碩士到美國念 MBA 後開始至今接近 10 年行銷工作經驗,畢業後去日本 Microsoft 工作 4 年,生完小孩有請一年育嬰假,結束後就辭掉日本的工作,現在在美國 Meta 做行銷。
育有一個 5 歲的兒子,一個 3 歲的女兒。
訪談日期:2022/06
6:00 小孩起床吵醒大人,老公通常4點起床,小孩半夜起床哭鬧&在我醒來前他會照顧小孩(或跟他們作運動)
7:00 我起床、洗澡
7:00 ~ 7:30 吃早餐、帶小孩去慢跑或是在家做瑜伽
7:30 ~ 8:00 小孩跟先生出門,先生載小孩去上學
8:00 ~ 8:30 我遛狗、家務打掃、打混一下
8:30 老公回來,夫妻共同開始在家上班
16:00 我再度遛狗
16:30 夫妻輪流去接小孩
17:00 前要從學校接走
17:30 我帶兒子去上空手道的課程 (一週3~4天),準備晚餐老公在家會備料,我在家上班就會準備剩菜
18:00 空手道課程結束
18:30 前到家,老公煮飯(週末會準備一些,方便平日快速吃)
19:00 ~ 19:30 吃飯結束
19:30 ~ 20:30 去公園 後院 或是在家唸書給小孩聽,玩樂高、畫畫等等,小孩洗澡
20:30 開始哄睡
21:30 小孩睡著,老公一起睡(其實20:00就睡了,比小孩還早)
21:30 ~ 00:00 前我睡覺,一週五天有 3~4 天處理工作,只有週五會休息
抗壓性變很好,比較不會容易放棄!
不過,真的是沒有自己的時間!處理小孩的事就佔去很多時間與心力,每天下午4 點半要去接小孩或準備晚餐點心,沒有小孩的同事都是認真工作到 6 ~ 7 點,有小孩的同事們蠻有默契會在晚上 9 點後上線。所以小孩睡著、有自己的時間後,為了優先完成工作,只好放棄自己的興趣或想做的事情,例如看漫畫、電影等。
因為我喜歡跟朋友們見面,以前周末會跟單身的朋友出去玩,旅遊或是逛街、享受美食,但現在活動大多以孩子們的安排為主,像是小孩的生日派對,游泳、去海邊、爬山。
我覺得可惜的是...有小孩後出去玩都是親子的主題,如果跟沒有小孩的人出去,他們可能沒辦法這麼享受、但如果是跟有小孩的家庭,大家也常常會不約而同地忙孩子的事(吃飯呀、看好別讓他跑丟呀),所以我覺得...「想要大家好好社交」(特別是想好好瞭解剛認識的新朋友)這一塊是被犠牲的。
我的個性則是變得「非常溫和」,我一直知道我是一個「相對體貼」的人,但生了小孩以後,才發現自己以前也太沒有耐心和同理心了吧,現在對於各種狀況的包容度又更高了。
在美國,大家對小孩普遍都比較親切&體諒。
不管他們自己有沒有小孩、甚至年輕人跟青少年,大家對孩子(或是父母)都還蠻有包容心的,育兒起來比較輕鬆。我每次帶小孩回台灣都會比較緊張,因為怕他們太瘋狂、在捷運上喧嘩引人側目等等。
不過日本的育兒環境似乎比台灣更嚴苛、辛苦。
我之前在日本通勤上班,發現他們的小孩在地鐵上都非常安靜, 有時候小孩不小心興奮了起來,媽媽會非常嚴格地想盡辦法讓小孩保持安靜」
尤其是在某些情況,媽媽推娃娃車上地鐵是很不受歡迎的, 甚至有路人會擺出一副「你怎麼在尖峰時刻推娃娃車?甲媽!(累贅)」的嘴臉,當時我就深深覺得日本的媽媽們壓力一定很大。 (這裡特別只提到媽媽是因為,我住在東京的三年,我從來沒看過一位爸爸單獨推著娃娃車或帶著小小孩出門的情景)
我個人覺得整體育兒文化上應該蠻壓抑的。
不過因為美國的環境比較獨立、講究個人主義,小孩們跟家庭的關係相對沒那麼緊密,跟爸媽的親密感只會到某一個階段。我自己跟我家人關係是比較切密的,還在台灣的時候,就算大學、出社會假日還是常會跟家人一起出去玩,現在人在美國,每週也是會定時打電話聊天,而美國的家庭就比較少這種模式,因此我老公看到我跟家人的感情,他會很感慨希望未來也能跟小孩維持這樣的關係。所以他也在考慮,要不要搬回台灣一陣子,讓小孩們「習慣」這樣的文化氛圍(家庭最高!)。
我最喜歡我的小孩很願意表達自己的心情跟想法,很明確告訴我他們「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」,不只對我,是對任何人都會表達,這點我覺得很棒,也是我想繼續培養他們的特質。
我自己小時候個性是介於中間,可能因為在美國是很鼓勵表達自己的,所以小孩子都很勇於開口或是願意跟大人聊天,像我們鄰居很多小孩才 8 ~ 10 歲或青少年,他們對我講話,就像我是平輩一樣跟我閒聊。
我自己是屬於鼓勵派的媽媽。我很常誇獎&鼓勵他們,就算有時候我其實不太清楚他們到底講什麼(小孩子有時候講一講就思緒飛走),我還是會很有耐心、(裝作)興趣滿滿的樣子,給他們100%的注意力,讓小孩們知道:他們說的話,人家會聽。
另外就是,美國校園有很多霸凌的情況,所以我們很早就開始教他們「有人欺負你、讓你不舒服你要說 No 」然後要說為什麼你不喜歡,要堅定地表達出來。
這可能也比較養成他們不只是負面情緒的表達、喜歡的時候也會說出來、為什麼喜歡,如果再怎麼樣的話會更喜歡~~
我的小孩(特別是女兒)大概 1-2 歲就可以講一整串的詞彙,簡單表達自己的喜好。
身為行銷人你的同理心是很重要的,因為要了解你的 customer,然後要知道他們的痛點是什麼,所以非常「User Focus」。我的工作中會做非常多的使用者研究,像是 User Interview 等。
小孩也是個 「customer」。所以在體諒他們的這一塊,我的確也常用到一些工作上的能力,也就是「了解客戶」,知道「為什麼他們不開心?」或是「為什麼他們開心?」「value proposition 是什麼?」
然後對症下藥。
雖然我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媽媽,但我會問很多「WHY」,引導他們告訴我,為什麼自己這麼鬧、或者是他不開心什麼。
有點像把小孩當作一個 user interview ,在做一個研究、或研發一個產品(跟孩子們溝通的話術)
我們家沒在買什麼育兒用品,包含保溫瓶、消毒鍋或玩具就是很隨便。(例如我們家只有一個奶瓶)
就算這樣,我都覺得自己在第一胎的時候還是太緊張了。第一個小孩時不太清楚,一有狀況就會覺得要趕快帶去看醫生、是不是哪裡不舒服?
到第二胎的時候,我覺得其實不需要太在意小孩哭,後來發現,其實就是很正常的一些小狀況
我們通常會有很多的溝通。我會嘗試了解「他為什麼會想要這麼做」
我是比較隨性的媽媽,只要不是太傷大雅的,我都會讓他們去做,
例如有一次他們想要把東西亂撒,我問「為什麼想這樣?」他們說「因為想要看雪花的樣子,很漂亮」
我就會覺得ok呀、培養美感無價~ (然後搞死自己)。
可是如果是會傷害到自己,或者是會影響到別人的事,我就會比較嚴格。會用我們家常用的一個處罰「time out」... 其實就是讓小孩去角落坐著冷靜一下。其實小孩通常還蠻快冷靜的,大概只要 1 ~ 2 分鐘。
如果小孩在角落還是大鬧大哭,我們就不會讓他離開。所以雖然小孩情緒還是蠻不爽的,但只要安靜下來,我們就會願意讓他回來互動,也會聽他說為什麼剛剛鬧脾氣。
(Hanny註: 最近美國的學校開始提倡 take a walk ,而不是 time out 了)
我很容易跟小孩變成朋友。大部分是鄰居、公園或是一些社交活動認識的小孩。
他們大多很熱情、想跟大人一起玩,互動時他們不會把我當作 「大人」,而是他們的平輩我覺得這種關係蠻有趣的。
他們會跟自己的父母介紹說我是他們的 「朋友」,叫父母不要打擾我們的聊天。
有趣的是,如果我的小孩去跟大人講話,我其實會去關心一下、順便確認我的小孩有沒有打擾到別人。
可是在美國,很多爸媽就真的是讓他們的小孩直接去跟別人交流,家長不會過來跟我聊天或打招呼,除非小孩真的遇到一些狀況需要他們幫忙,爸媽才會介入,否則就是讓孩子們自己探索。
其實沒有後援的狀況下,很需要鄰居跟朋友的幫助跟支援。我生第二胎的時候,兒子當時 2 歲,因為先生也需要在醫院陪我,我有請我的鄰居幫我照顧兒子 2 ~ 3 天。因為平常跟鄰居很頻繁地互動,小孩的接受度很高。
看開一點,當初我也是好緊張覺得「小孩會不會怎麼樣」... 但其實都不會怎麼樣,時間一到 Everything will go on,所以真的是不用那麼緊張,看開一點。
珍惜這段時間。我自己是很喜歡玩、很注重自己的生活、跟自己的空閒時間。
所以生小孩的第一年真的是崩潰到不行,除了失去了很多自由,也覺得被剝奪了許多生活上的選擇。
直到兒子 2 歲多、第二個小孩出生後,我兒子比較像個「真正的人」了(之前彷彿是個動物般 XD)我就突然母愛爆發,覺得好喜歡、好珍惜跟他的相處時光。
人家說「小孩一下就長大了,要珍惜這段時間。」我以前聽不進去,想說我超希望他們隔天就是 18 歲,但是我現在真的好想他們別再長大了、我要把他們養在口袋裡,小小的這樣帶來帶去,心態改變還蠻大的。
可能第一年是生活模式改變太大,所以我沒辦法很快接受跟適應,但現在 5 年了,我每天都是 6 點起床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這種模式,慢慢也習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