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數據科學家-Katherine
訪談日期:2021/02/12
(平日主照顧者是媽媽,假日爸爸會協助)
8:00 小孩起床,用早餐給小孩吃,小孩吃早餐時自己喝咖啡看新聞或跟台灣家人視訊
8:40 帶小孩到樓下等校車接送到學校
9:00 開始居家辦公(疫情開始後就居家辦公),也有在家附近租共享辦公室,偶爾轉換一下
10:00 午餐時間學校分開用餐,學校由最小年級開始用餐,所以小孩大概10點就吃午餐,午餐後沒有午休
15:00 學校吃點心
16:00 放學
16:20 到家,請保母去公車站牌接送小孩,幫忙看作業,和接送小孩去課後才藝班,保母照顧到18:30
18:30 下班回家開始處理小孩的事情,煮晚餐或買外賣
19:00 吃晚餐
20:00 小孩準備睡覺(刷牙洗臉、說故事或聽故事音檔)
20:30-21:00 小孩睡著
21:00 - 23:00 Me Time (寫部落格或追劇,如果太累有時22:00 就會睡覺)
【生活起居】
我其實是很晚睡晚起的人,我是越晚越有精神,會比較有靈感。
所以以前還沒有小孩的時候,晚上都會工作或做其他事,很常用到2點睡,早上睡到10點再去上班,或放假的時候睡到快中午。
但現在因為配合小孩上學,就不能10點才去上班,都要8點起來,也因此晚上很早就累了,自由的時間少非常多。現在小孩5歲已經睡得蠻多了,小孩1歲前還要喝奶的時候,睡眠就是一直被打斷。
【個性】
前後差異很大,我自己以前不是很想生小孩,也不是很喜歡的小孩的類型。
以前我是一個比較隨心所欲、我行我素,比較不會想太多未來事情的人,只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。可能因為成長過程中沒有真的需要揹負什麼責任,處在無憂無慮的狀態。
有小孩之後我覺得改變了大腦的結構,變得比較務實、想得比較遠,住的地方學校是怎麼樣?學區是如何?同學是如何?
而且想很遠,會思考美國大學學費很貴,我希望他以後唸大學可以像我這樣無憂無慮,想要選什麼學校就選,而不是還要有獎學金才能念。
我覺得我轉變非常大,沒有生小孩前,32歲以前的我一直都是幼稚的,跟16、7歲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一直到生了小孩後,擔起了一個生命的責任,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想一下,這件事情對於家庭或孩子的影響是什麼?會考慮孩子,也會想要為他做點事情,會希望能在在我的能力範圍內,減少孩子不必要的麻煩或挫折,但是意外的蠻快樂的。
【思維邏輯】
整個生涯規劃都不一樣了。
雖然本來就不覺得學術的路徑適合我,但沒有小孩我應該就會走傳統學術路徑,要先做博後,而且因為研究主題的關係,身邊很多同學如要做博後,就是全球搬家,頂多可以限制只待美國,但是東岸、西岸哪裡有缺就要去哪裡,所以沒有辦法預測。
環境領域的實驗室,通常都是在比較鄉下的地方,占地要夠大而且還要靠海洋。
對育兒來說,是太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。
而且博後的錢還很少,我實習的時候是用我台灣碩士學歷工作,在業界領到的錢就比博後還多。
一方面,我在實習過程中見識到,科學研究在業界也可以帶來很大的貢獻,像我現在的生活跟博班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差別,壓力還小很多,因為不用一直寫新的Proposal、不用擔心明年會斷糧,相對之下也沒有升等的壓力,不會是2到3年之內沒有升什麼副教授會怎樣之類的,甚至有時還可以做比在學術界更長期的規劃。
例如,我現在的工作有一部份是輔助政府,想的其實都是5年、10年之後的情況,我可以真的觀注在研究可以為世界帶來什麼影響,應該要怎麼做、我們就怎麼樣去安排,不用擔心這個需要搜集10年的數據,2年後沒有經費能延續就中斷。
【其他補充】
我個人做事的能力在當媽之後,完全就是不同的等級。
我以前根本很難想像,我除了唸博士班跟專心做一件工作之外,還能做什麼其他的事情?
但是當媽之後,多工根本是一個很普通的事情,每一個媽媽都是多工大王,唸書、帶小朋友、工作。
我還記得小孩4歲的時候,我終於把博班唸完了,我回去畢業的時候,系主任說
「你生小孩又工作還回來唸完了,那些其他沒有工作又沒有生小孩的又還沒有畢業的怎麼辦?」
我那時候跟他說
「我就是因為生了孩子,又工作所以才唸的完」
我覺得我腦袋運作的模式,已經完全不一樣了,尤其是經歷生小孩的痛苦,唸博班根本一點都不苦。你覺得寫論文很無聊,跟小孩鬥二個小時才累,才更無聊。
我覺得寫論文的時候會得到我的寧靜,好好專注一件很喜歡的事情,不是講童言童語,然後大腦有在運作。寫累的時候就陪小孩玩,還蠻抒壓的。如果這兩件事情都很煩,我還可以工作。
工作很棒的是,我可以專心吃午餐,還可以上厠所、滑手機,當媽都沒有辦法自己上厠所,小孩都會推門進來。
我覺得這三件事還可以互相彌補,就不會壓力很大,所以我還沒有生小孩前,很難想像一邊工作、一邊唸書、一邊有小孩,是什麼樣日子?
實際生了小孩後,才發現是完全不同的境界,就像「騎腳踏車,沒有辦法想像跑車是怎麼樣運轉的」那種世界,這是一個不同的境界。
我還蠻不習慣美國幼稚園習慣情人節要送全班禮物,他們有很多節(例如聖誕節、教師節)要送老師禮物,這我都還算可以接受。
但是情人節這件事情我是真的一直覺得很煩,因為人很多,而且有一些媽媽很有心,他們會手做餅乾或是小玩具、卡片。第一年壓力很大,覺得很愧疚,我不喜歡也沒有時間做這些手作的餅乾、巧克力、卡片,只能夠用買的,買的時候,第一年覺得輸人不輸陣,我要買好一點,還用漂亮的小袋子,裡面有多樣性的禮物,就算是花錢也算是有用點心思。
但現在比較不會,下周一就要送了,我星期四才想到下星期是情人節,去Amazon買分享包,就是20個或30個可以送全班,裡面就是各式各樣小玩具,拿回來上面寫小孩名字就好了。
(補充美國育兒情況:
5歲以下公立的Day Care非常少,而且特殊家庭背景的小孩優先,為了增加同學的多元化,只有釋放一些名額給普通的家庭抽籤,但抽中機率非常低。加上公立的時間非常不彈性,只能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,一般家長要全職工作是沒有辦法配合的
師生比,二歲以下是一比三,二歲以上是一比六,忘記幾歲以上是一比二十,我兒子現在班上是二十三個人二個老師,一個主要的老師一個助教,如果把助教也算進去的話應該算是一比十二,所以有很嚴格的人數規定限制,而且會有稽查員不時的去看,看你人數有沒有超過,他們幼教有證照,每年要去上些課程,保母也是。)
/
至於家長的育兒文化我覺得差異沒有很大,不論台灣還是美國,有資源的父母都想要讓小孩多學各種才藝,美國的家長和(不論是不是華人)放假也都是送去學習學科跟術科(體育、游泳、足球),所以我覺得差不多。當然美國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很正面,不能體罰是一定的。
硬要說的話也許心態上有差,台灣的家長送去學習會是「怕自己的小孩會輸」,美國的家長則是「為了讓孩子多元接觸與發展」。
不過我覺得論孩子學習的資源,台北也許還更多更完整,我記得回台北的時候,聽當媽媽的朋友分享,有很多像生態課、科學營、煮菜營、個人游泳班、嬰兒按摩什麼的,很多老師都是國外回來的,其實也都蠻尊重孩子的個性,蠻適性發展,並不是我小時候上的那種,比較填鴨,壓力比較大的那一型,我看他們小孩都玩得很開心,也沒有覺得說一定要如何如何我覺得如果在美國要找的話,還要花一點心思(但也是看各區,美國很大)。
另外一個蠻有趣、也有點好笑的事情,我之前帶小孩回台北,想要讓他學中文,發現很多給小孩上的Camp,居然都標榜英文上課,要找一個中文的還有點難。
我的小孩體力非常好、非常有運動天份,我自己小時候學體育、騎腳踏車都要學很久。我小孩他小時候學balance bike的時候就很快就上手了,他很快就可以衝下坡、轉彎,而且他很喜歡故意去撞樹、撞路之類,他喜歡有點巔簸。
隔年他學腳車也是很快就學會了,他現在變速車已經騎得比我還要快,我真的追不到他
他踢球、跑來跑去也是跑很快,然後又可以跑很久,像我們去滑雪板,他也是一下就站上去,溜下去,跌倒也不會怕,就拍拍屁股再滑。
很常被稱讚的是很有創意。
展現在蓋他的樂高或者是積木、火車上面,他不太會在一個框架裡面蓋,他通常都會全家蓋,他會用全家的家具當做是玩具的一部份。
比方說,他曾經利用餐桌跟椅子的高度差蓋雲霄飛車,因為我以前真的不會蓋,所以很少陪他,就是讓他自己蓋。
他從很小的時候,一歲以前就會蓋比較簡單的東西,例如粗糙的車子
到現在蓋很複雜的一個城市,有房子、停車場,路還會上上下下,城市的立體結構還蠻豐富的。
而且他會混搭玩具,突破我對玩具怎麼玩的一個想像。
所以我覺得他很有創意,他的很多老師也都會說他很有創意,會做不一樣的事情。
甚至有時會故意搗蛋,他就會有一百種方式,可以做到一樣的事情。
比如他在旁邊用手打一個球,我覺得很吵會跟他說不可以打球,他就會換成用踢的。我說不可以踢球,他就會改用用一個棍子在那邊弄。
他就是想出十種要玩那個球,但不是媽媽說不可以的那種方式
(Amy補充問題:學校老師對於像他這樣子叫他不要做什麼,他就一直換一個方式,會怎麼處理?)
Daycare(3歲以前)老師比較不會阻止。
現在讀幼稚園大班,因為人比較多,也是有點不高興,會跟他講說你要遵守規則。
他們用的方式比較像是鼓勵,比方說如果有聽老師的話就會拿到一個獎卡,有幾個獎卡就可以換星星,通常只要不是太搗亂,沒有打別人,只要遵守一些團體的規範,通常是不會被阻止。
我覺得運動部分他的確有點天份,他爸爸以前大學是拿運動獎學金的
我自己的養育方式,沒有什麼限制他要怎麼樣玩,玩具全部都混在一起玩,他會把它排列組合,每一次都是玩不同的玩法。不過因為混在一起收,會很難整齊的收好。甚至有時候會玩黏土弄得很髒亂。
畫畫也是,我也沒有跟他講說一定要畫什麼,主要就是一個大板子,白色的紙拉出來隨便他畫。他有時會作怪,會全部拉出來說這是火車軌道。
我覺得某種程度上,我對乾淨整齊的要求不高,不要畫在牆畫在紙上,怎麼畫都可以。
有一陣子他甚至會畫在地上,我就買那種可以擦掉的筆,我覺得這個部份可能有幫助,然後他上的Day Care (瑞吉歐體系教育)也是蠻強調創造力的,比較強調讓小孩適性發展,順著他們。
例如去學校的時候會分4個區,數學區、藝術區等等的,小孩要去哪個區可以自行選擇。
我自已參觀比較起來,覺得蒙特梭利比較注重規距,要一件事做完才能做另一件事,強調自己做自己的,每個人自一個區域。
瑞吉歐我看到得比較多是合在一起,他們沒有這樣子一個人一個區塊,比較像是一群人一區,那一區東西要怎麼玩,可以這一區小朋友一起決定,沒有規定你要怎麼玩。這和台灣最近的森林學校有一點像,裡面內部的裝潢也很像,東西幾乎都是木頭,很多東西都是用自然的素材,外面的Play Ground很大,東西很多,地上是用碎木頭舖的。
老師對他們蠻寬容,不要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狀態下,你要怎麼玩都可以,有時候比較早去接他時,會看到他們玩碎木頭,他們會互丟或假裝在煮飯,把地上弄很亂,身上弄很髒。
一天結束後或是一個Section結束後,也是會要求孩子收捨,但是不用玩完一定要收才能玩下一個,不用很有制序。
我其實一開始也有去看過蒙特梭利,那時我覺得太有秩序了,可能不適合我小孩的個性。
我那時也很掙扎,這也算是一個現實面,我要讓他有多少自由空間,不受現有體制的限制,那空間其實要我來給他創造出來。
因為小孩一個人很難和體制對抗,我如果能把這個空間撐出來,那他就會有自由發揮的資源,當然一部份是我心臟也要很大,可以接受他的各種行為與想像。
【會希望保留孩子衝撞體制的能力是因為?】
我在台灣的時候算是很盧小型的個性,但是跟美國人比起來我還不夠盧。
我剛來的時候不懂。後來發現每件事情都可以談,比方說分數可以和老師討價還價,也因為這件事讓我知道,不是每件事情都是上面說的算。
例如稅金在台灣是很難去跟政府談判的,美國這邊地價稅是州政府會做市場調查,規定每年要繳的金額,每2到3年要收稅時會寄信通知要收稅,你覺得不公平就可以舉證申訴,如果資料準備齊全,抗告成功的機率很高。
(Amy問:你自己的溝通表達,是在台灣時期就擅長?還是在美國培養出來的?)
我在台灣的表達能力就不錯了,我在台灣就有受演講的訓練,高中時也有去辯論社,大學之後有在做口語表達的社團或是教育活動,我本身就是很愛講話的人。
這其實也是為什麼,我會覺得學術界可能也不是我最能夠發揮的地方,我發現除了喜歡研究外,我最喜歡的其實是講話,我就在思考如果不做學術研究,我還能做什麼?
我回頭省思我的人生,發現講話這件事情,在我的人生當中不斷重複的出現,很早就出現,在不同的面向一直出現。這其實是我一個很大的武器,可是我如果留在學術界我無法用這個發揮,所以才決定去政策實習。
【讓孩子討價還價的實例?】
他還很小的時候,很喜歡一本叫晚安工地,裡面是各種工程車互道晚安,然後就要睡覺了,我常會跟他說外面的工程實都在睡覺了,所以你也要睡覺了。
大部份的時候都有用,可是有一天我家附近馬路施工,晚上的時我用同樣招數的時候,我兒子跟我說外面的鑽土機還沒有睡覺。
我就說你說的沒錯,鑽土機還沒有睡覺,那就晚5分鐘吧。
讓他討價還價成功的原因,是因為我覺得他用邏輯還有理性,去思考工程車去睡覺這件事情是真的嗎?發現外面有工程車的聲音,所以「不是,媽媽你說錯了」
他還要鼓起勇氣跟我說並舉證,不是在地上打滾耍賴,
而是提出外面工程車還沒有睡,這樣我就覺得可以退一步。
一般媒體上看到的,好像媽媽只有快樂沒有痛苦,像聖母一樣無私的犠牲。
懷孕時的我,回想自己人生一直是我行我素,真的有辦法這樣無私的犠牲嗎?覺得好像做不到,很擔心我不會愛孩子。
因為我就是一直不愛小孩的人,而且沒有體驗過「愛一個人超過自己」的感覺是什麼?因為生他以前,我最愛的就是自己。
我很擔心「沒有辦法當一個媽媽要怎麼辦?」
那時候跟朋友聊到這件事,他跟我說
「沒關係,法律沒有規定你要愛他。你不要傷害他,你只要養他養到十八歲,盡你應盡的責任。你覺得你有辧法嗎?」
我覺得我應該有辦法,因此心中的大石頭就放下了。
/
後來孩子生出來之後,發現逗他他會笑、會有反應,開始感覺到這是一個生命,在很短的時間內,就確定兒子對我很重要。
有了小孩之後,我才體驗到愛一個人這麼多,甚至多過自己,原來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情。
就可以體會父母對我的愛,然後開始對身邊的人事物很感激。
所以我也不會覺得,我在學術生涯上的轉折是一種犠牲,專業上那不是最適合我的選擇,實際上我也覺得我有能力,給我的孩子好的環境,可以撐起他發揮創意的空間。我努力工作賺錢,讓他去瑞吉歐幼稚園,或是他喜歡什麼玩具我可以供給,我覺得這個過程讓我體驗到付出的快樂。
我以前從來不會覺得,負起責任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雖然現在還是覺得這個責任是一個蠻重的擔子,但是會很高興自己做的到。
所以我現在回頭看,以前還沒有生他之前,擔心我會不會不愛他,還覺得蠻好笑的
這應該可以鼓勵一些覺得自己不可能喜歡小孩的人,其實也不一定會是很糟的父母。
/
不過我不想否認,養育孩子有他的陰暗面,
我也相信有一些媽媽,可能會完全沒有辦法愛小孩
母親常被標榜那種形像很正面,好像當媽媽只有快樂沒有痛苦,為了這個小孩一切都值得。
至少到現在,我不覺得那是全部的事實,有時我也會覺得不耐煩,我也會想做我自己的事情。
很多時候是一個在平衡、在妥協,尋求一個動態穩定的過程。
如果我覺得自己做的不好,我就告訴自己沒關係,我只要不要做傷害他的事情就可以了。
『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只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,媽媽當然有他快樂的地方,但是也有黑暗的地方,這都很正常。』
我希望用這個來鼓勵正在經歷黑暗面的媽媽們,覺得撐不下來是很正常的事,你有感覺到黑暗面,跟你會傷害他是不一樣的。
如果你真的有愛一個人,孩子是感覺得到的,後來我覺得跟他的連結越來越強,他看到我就會笑或是會很心疼我之類,因此可以感受到他對我無私的愛。
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,我甚至都還不是100%的精力愛你,但可以感覺年紀很小的他,是接近 100%的愛我,那部份給我很多光明面,也激發了很多我以前不認識的自己。
他學校有一招數到3莫名其妙很有效,2次警告後,通常在第3次警告前就會停下來。
如果還是不聽話的話,假設很嚴重的事情,那今天不可以看電視,就會剝奪他平常可以做的事情。另外如果是小的事情,是要做什麼事情,而不是不要做什麼事情,有時候可以轉變成是用遊戲的方式,比方說我們來比賽誰可以先穿好鞋子,贏的人可以吃甜點(一個獎勵)。
他競爭心很強,他就很想要超快,我目前就這2招。
之前和小孩交談是講中文,後來和爸爸跟孩子一起就講英文,現在主要講英文居多。
小孩有時會糾正我英文的發音,例如「買(過去式)」和「船」的英文,如果我沒有注意到會唸錯那個細微的發音。
也會有中文反過來我糾正他的例子,比方說以我們語法的來說,有的時候要講「是」,有的時候要講「對」,他不太會分辨什麼時候要講「對」,幾乎都全部講「是」,所以聽起來就會很生硬。有時候是很句子文法些微的差距,比方說講中文的話時間應該放在前面,我今天幹嘛幹嘛,我昨天幹嘛幹嘛之類,他有時候會比較英文文法,把時間放在尾巴,我就會糾正他。
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其實是做得到,你比自己想的還要厲害。
我覺得很多人在還沒有當父母的時候,都會有很多的擔憂,人很難想像還沒有到那個情境的時候,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。
其實不只是小孩會成長,父母也是會成長的。所以你覺得你現在做不到,並不代表未來做不到,我們每個人的潛力都很大、很無限。
然後對於職業媽媽,我想要說「不管做什麼樣的選擇,就是不要愧疚感」
我的小孩剛出生還沒有很久,我還在做政策實習的時候,工作加通勤一天會跟小孩分開10個小時,所以有時會有一點罪惡感,覺得小孩會不會覺得我都沒有陪他。後來發現其實還好,因為小孩需要的是有品質的陪伴、很專注在他身上的時間,但不一定要很長時間的陪伴。
有一個也在博班後期生小孩的學姐主動跟我說「不要愧疚,你做你覺得適合的事情,對你好事情,對家庭好的事情這樣就好,你對小孩的愛他都會知道,不一定要跟隨某一個形象,或者是某一樣的教條」
隨著小孩越大我越覺得如此,小孩還很小的時候我都會很擔憂,我沒有手作母嬰食品,沒有餵他母奶,沒有親餵到幾歲,沒有陪他到幾歲,沒有給他買什麼樣的玩具,沒有給他上什麼樣的課,然後親自教他中文我又沒有耐心。
反正很多各式各樣「理想的母親」應該要做的事情,我其實覺得我很多都沒有做到,甚至也沒有想做,現在我就越來越隨心所欲了,比較無所謂。
你不用有罪惡感。小孩不會因為自己的媽媽和別的媽媽做的不一樣,就認為你比較不愛他。
每個人的家庭都不一樣,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,每個媽媽都不一樣,每個媽媽表現他的愛的方式也都不一樣。或許有的媽媽是做很漂亮的便當,給他們做很漂亮的卡片,有的媽媽是真的很會陪玩跟講故事,我的可能是我的心臟很大,我可以讓他討價還價跟很有創意之類。
這是我愛他的方式,每個父母都有愛小孩子的方式。
只要相信自己做得到,就可以了。